「瑪那熊,我跟交友APP認識的女生聊一陣子了,前天約她聖誕節吃個飯,結果她到今天還已讀不回……」
每年的十二月,我總會接到好幾個類似的諮詢,困惑為什麼約對方在聖誕夜、聖誕節出門,要嘛訊息像是石沉大海,要嘛就是「抱歉我那天已經有事情了」。「可是瑪那熊,我提前一個多月就約了欸,這樣她還沒空喔?」另一個諮詢者這樣問我。
九成九殘酷的真相是:她聖誕節並非不想出門,而是不想跟你出門。為什麼哩?
因為「聖誕夜」「聖誕節」在臺灣已經被賦予特殊的意義:除了跟一群好友狂歡,不然就是情侶的約會時間。你可以將它看成「類情人節」,約會對方收到你的聖誕邀約,會直覺認為你打算在當天跟她告白。
而我在先前直播提過,告白無法製造好感、逆轉關係,而是曖昧階段的最後一步。如果對方還將你視為「剛認識不久的一般朋友」或「印象不錯但還沒到心動程度的對象」,那我們自然不該告白 = 不適合提出聖誕邀約。
那麼,怎樣的情況下,我們可以約對方聖誕夜、聖誕節出來呢?不妨參考以下三個指標:
指標一 ▶ 已經約會過不只一次
若先前你們曾約會過,不只當天互動熱絡,後續網聊也有保持熱度,甚至根本就已經約會過兩三四五次,這代表對方對你是有基本的好感、興趣,願意持續推進關係。這種情況下,你的聖誕邀約成功率自然很高。
請注意,這裡的約會是指「單獨約會」,如果是跟整群朋友一起吃飯、出遊,那可不算嘿。「單獨約會」是好感評估的關鍵指標,對方願意重複跟你碰面,代表你已經在Wish List之中。
反過來說,初次約會請不要直接約聖誕節,因為這節日背後的「意義」,會讓對方有所顧慮。
指標二 ▶ 對方主動問你問題
當你分享事情時,對方是否追問下去?甚至她自己會提問、想瞭解你的生活、想法、心情、近況或過去?這代表對方是否對你這個人有興趣,要知道,人們對自己沒啥興趣的人,可是不會想之到對方太多事情的,寧可再追一集財閥家的小兒子,也懶得看你跟朋友去爬山拍的風景照。
但若她對你感興趣呢?很簡單,你練習一下角色交換(這我在諮商晤談時很喜歡使用),你今天認識了一個對象,初步聊天後覺得對方是你的菜,是不是會很想更瞭解她?隨著知道更多她的事情,你會覺得跟對方更加靠近。
所以啦,平常聊天若對方主動積極對你提問,那接受聖誕邀約的機率也會提升。大膽去約吧!
指標三 ▶ 對方暗示、做球給你
「我滿喜歡聖誕節的氣氛呢」
「但也不知要去哪」
「今年還沒安排,最近太忙了」
像這類的訊息,通常帶有「是有點想跟你聖誕節出門啦,但我才不要主動咧這樣好像顯得我很缺!可是你如果約我也不是不行啦,哼我可不是隨便會跟人過聖誕的喔。吼唷你到底要不要約啦」的傲嬌潛台詞(好像有點長?)
若前面兩個指標都符合,又接收到這類訊息,別客氣了就約吧。買進訊號都出現了,這下還不衝一波?你說如果對方拒絕怎麼辦?你也沒啥損失不是嗎。
聖誕節被大家視為類情人節,關係不夠熱絡、累積的好感不足就提出邀約,容易讓氣氛變得很尷尬,甚至讓對方覺得你太急、有壓力。但如果判斷正確,對方願意一起過聖誕,也代表你們的熱度很高,有機會大步邁進。祝大家都有個愉快溫馨的聖誕週末!
若你需要更詳細、精準評估跟對方的關係該不該約、怎樣成功約到,或想瞭解後續的加溫與推進技巧,歡迎預約我的一對一諮詢 ▶ mulberrymore@gmail.com
線上名片▶ https://portaly.cc/manab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