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看了好姐妹的IG分享後,Mandy就一直很想去吃某家人氣西班牙餐館,隨著時間靠近,Mandy在一個月前就預約了晚餐,滿心期待與男友度過浪漫的情人節。然而,男友當晚卻臨時被公司要求加班,趕著去處理重要客戶的突發狀況。等雙方碰面,已經是接近十點的事了,Mandy雖然知道男友加班無可奈何,卻還是忍不住抱怨了幾句。男友拖著疲憊的身軀前來赴約,正打算找家Lounge Bar彌補Mandy,一聽之下自然也沒好口氣。原本應該是美好的浪漫夜晚,就在吵架中過去了。
Kevin的情況剛好相反,剛過完跨年,就跟另一半想好今年西洋情人節的哽:寫下想要的禮物類型,讓對方去推敲、購買,2月14日當天再交換、給彼此驚喜。Kevin拿到的小卡寫著「香水」,從不買香氛產品的他花了很多時間做功課,例如看網友的「開箱文」、「心得文」,還跑了好間專櫃試聞,猜想對方會洗歡的香味風格,最後精挑細選出一組禮盒,加上手寫卡片準備送給伴侶。但情人節前一天,Kevin的伴侶鼻水流不停,隔天還有點發燒、請了病假,原本的聚餐只能取消。雖然伴侶傳訊息表示想在家休息,但Kevin希望自己的用心能在當天傳遞,堅持跑去對方租屋處送禮。結果伴侶認為沒有被善待,Kevin則覺得被澆了頭冷水,不但毫無浪漫氣氛,兩人更是種下疙瘩。
在這兩個故事裡,其實沒有誰對誰錯。覺得被「放鴿子」的Mandy與Kevin原本希望能透過約會、禮物,加溫這段感情,讓雙方的距離更靠近;在生氣與堅持的背後,其實也有著失望與挫折。而雙方的伴侶則認為「不被尊重」、甚至有著「為什麼不能體諒我」的強烈感受,在生氣的背後同樣有著失望、挫折的心情。然而,多數情侶的吵架衝突,往往是我們聚焦在彼此的「表層情緒」,而未能理解對方到底在意什麼?為何要說這種話?做出這樣的行為?
若我們在吵架時,能放緩指責碎念或是逃離現場的習慣,而去試著猜測對方可能還有的其他感受,就是踏出了「同理」的第一步。在伴侶諮商的實務經驗中,當人們的深層情緒、心理需求被「看見」時,原本的負面情緒就能有效減緩,讓吵架隨之降溫,出現和好的轉機。所以,若下次與另一半因為某個摩擦,氣氛開始不對勁、觀察到自己或對方的表情、語氣開始變化時,別急著跳腳反擊或拔腿落跑,先來幾口大大的深呼吸,做點擴胸、轉動手臂的伸展運動,幫助自己情緒別衝得太快。當大腦不會被過多的情緒佔滿時,我們就有更多的能力去思考對方,以及自己到底怎麼了。
當然,更重要的一點在於,別被「節日」給綁住!情人節、聖誕節,雖然在長久以來的營造下,是個很適合do something special的時刻,然而情侶間的浪漫,絕對不只有這幾個日子能製造。如果雙方時間、狀況都能配合,一起規劃特殊節日的約會,當然能加溫感情;但若是其中一方恰好無法,或因個人理由不想在這一天跑行程,與其堅持,不如坐下來與對方溝通,了解彼此的想法,甚至展現出你的包容體貼,對關係的維繫反而更有效果!更何況,贈送禮物或約會,未必需要一個「合理的理由」才能進行;偶爾臨時起意的微旅行、享用美食,或是在對方忙碌時準備愛心早餐等,都能產生與慶祝某個節日相似,甚至更具驚喜的效果喔!別因為太執著於節日,反而造成對方壓力,不妨多把握「日常」。就如某首歌所唱到:「其實愛對了人,情人節每天都過」啊!
本文同步刊載於自由時報專欄
https://news.ltn.com.tw/news/supplement/paper/1266996
加入瑪那熊LINE@好友圈!最新文章資訊不錯過!
ID:@manab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