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虎爭議看素人暴紅原因:不可不知的行銷手法

d4332686
最近沸沸揚揚的石虎新聞,除了讓我們更認識石虎特徵外,大家也不免將目光投在引發爭議的設計師身上。

原本在台灣默默無聞的新銳設計師,從去年開始短短時間爆紅,這過程中媒體的推波助瀾無疑是一大原因。「家境清苦、努力不懈、異地打拼、終獲肯定」這樣的經歷,往往是媒體的聚光燈所在。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愛看這種劇情:

不向環境屈服、不跟現實妥協
不對失敗認輸、不朝命運低頭

人們對有著這類元素的故事百看不厭。
研究神話的學者約瑟夫 • 坎伯(Joseph Campbell)在其重要著作《千面英雄》中提到,許許多多的文學作品有著單一神話特性,也就是依循著「英雄旅程」這個模式,呃,或者你也可以說是種套路。

平凡生活 > 因故決定踏上旅程 > 試煉、盟友、敵人 > 挫敗苦難 > 克服並成功

最簡要的SOP就是這種發展。成就英雄的核心,不在初始設定多強多厲害,也不是天生神力或靠爸靠血統,而是他如何克服萬難,且在跌落谷底時仍不放棄,咬著牙爬起來、逆轉勝。

是的,「逆轉勝」是英雄之所以為英雄的關鍵。

港漫說,強者的宿命就是戰
坎伯說,英雄的命運就是被推下懸崖,然後爬起來(誤)。武俠小說裡,掉下懸崖幾乎是功力大增的保證,就如同日漫被貨車撞就能去異世界開外掛。

有錢如鋼鐵人、蝙蝠俠,力量強如索爾、超人,都得在谷底來來回回走個幾次(看編劇意思或是否拍續集),好讓自己不斷升級(並幫出版社或片商賺飽飽)。

136714826247
(跪了沒關係,吃個阿鈣起身再戰,大家就愛這味啊!)
 

在環境的苦難中,英雄必非單純得到外掛(巧遇高手、結交朋友、莫名撿到槍)就會成長,而是心智得到磨煉,讓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成為英雄。

如果你也是基哥粉絲,一定想起了《駭客任務》:「改變的不是湯匙,而是你自己」,焦點不是在Neo如何成為英雄(How to do),而是他相信(to believe)的過程。

回到一開始的議題,「在苦難中不放棄,於挫折裡逆轉勝」蘊含了爆紅的元素,
因為我們愛看、易受感動,所以媒體順水推舟迅速捧紅一個人。

那為什麼人們喜歡這種劇情?
我們在社會走跳,必然會遇到挫折或挑戰。或許沒有掉進谷底這麼嚴重,但「身不由己」、「無能為力」以及一連串負面感受,卻難免出現在生活中。多數人在多數時刻,只能選擇妥協:

「哎,又能怎麼辦呢?算了」
「啊,也只能順著對方/命運/現實了」
「呼,要放棄的太多了,那就乾脆放棄治療吧」 

當我們看到那些「克服困境」&「逆轉勝」的文學或戲劇作品時,理性會告訴你那是假的、編出來的、誇大情節的。但這樣的故事在真實世界中發生,那就極具效果了。我們內心的遺憾多少被彌補,心底的恐懼與焦慮也多少得到釋放。仿佛自己也是故事的主角,相信有更多的力量及勇氣,而不再是被迫屈服、渺小的我。

我們期待自己成為英雄,但受限於各種限制而屈於平凡,當看見別人成為英雄時,不自覺將自己帶入角色的某一個部分,對方的成就彷彿代替自己成功對抗了環境、命運。於是我們大聲喊讚、與有榮焉。

這種充滿正能量的故事,很容易打中我們。不知不覺,我們輕易全然相信所見的英雄故事,甚至自行腦補幫對方升了級,認為眼前這英雄是完美無瑕的。有些人會成為鐵粉,除了尊崇或擁護英雄,也阻擋或刪去任何不完美的線索(這又涉及另一個心理學名詞:認知失調)

現實中正能量爆表的英雄故事,其實隱藏著危險:一味追捧崇拜,會讓我們愈來愈難評估、判斷現實。就如同《失控的正向思考》書中所說,真正改變困境的是你起而行動,而非大量的激勵語言、心靈雞湯金句、正向氛圍!

在這過度包裝、行銷充斥的網路時代,下次聽到「克服困境」&「逆轉成功」的英雄故事時,記得多聽多看,別輕易落入追捧的潮流中了。與其崇拜英雄,不如努力成為自己的英雄吧!

補充:《千面英雄》提到的故事套路,其實也能運用在聊天,有效形塑好印象、拉近關係。在我的書《一開口撩人又聊心》裡有詳細的介紹&範例,有興趣可以學起來,很好用的啊!

s0100168_v

PS. 置頂圖左邊為江孟芝設計版本,右圖為原作者Катя Молодцова 特地為台灣繪製的石虎圖。

 

發表者:ManaBear

興趣使然的諮商心理師,現為婚戀平台講師。 專長領域為愛情心理、關係吸引與經營、人際互動、九型人格等。 熱愛旅遊、逛街與美食,並致力於透過演講與諮詢,幫助人們在愛情旅程中走得更順利。

有一則關於 從石虎爭議看素人暴紅原因:不可不知的行銷手法 的留言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