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的腳步愈來愈近了。
在這個對情侶來說甜蜜蜜,對單身者則是冷颼颼的節日
相信很多單身朋友,會想趕快找個人進駐身旁空位吧。
然而我們愈著急,就愈容易「中招」!
我自己的朋友以及許多尋求諮詢網友,都曾遇過黑暗兵法,
付出時間精力金錢不說,還賠上一顆真心。
我會從心理學角度跟大家分享,「黑暗兵法」是怎麼一回事。
文章主軸不是鼓勵你用,而是提醒你不要輕易中招!
當別人使用黑暗兵法時,你比較有警覺心。 ***
黑暗兵法比較常見的有兩招。
或許這兩招你也知道或聽聞過, 我會用一些心理學來說明背後原理。
我們先談 競爭情結
在某些PUA文章中或書裡稱為「製造預選」。
也就是對方會刻意但裝作不經意地透露出:
「其他也想(或正在)追我的人」、
「之前追過我(或曾交往過)的人」、
「可能對我也有意思、好感的人」
藉此營造出一種競爭氣氛。
這種氣氛很容易讓我們心急,
「我得更加努力,不然她就要被人搶走了!」
「我得好好經營跟她的關係,不然會被趁虛而入!」
「要更積極、加把勁,不然就讓那傢伙得逞了!」
競爭對象(不管是真有其人,或是幻影)
都容易讓我們產生「不想輸」、「不想失去」的想法
進而更想去追求對方,或與對方靠近。
這個行為的心理動力來自於我們內在的兩種感受:
一是「自卑感」,但它不是只有字面上的意思,
而是一種廣義「居於人後、屈於人下」的不舒服感覺。
當自卑感被觸發時,我們會意識到自己「不夠好」、「比較差」
那種感覺是不好受的,對吧?
所以人們會自然地想要逃離避開自卑感,
而追求與之相對的另一種感受:「卓越感 」。
卓越感是指「贏過對方、站於高位」的愉悅感受,
會讓我們意識到自己「很好」、「較優秀」。
人們通常是「哇唔尬意輸ㄟ感覺」,而追求勝利的爽感。
這是人性,沒有對錯
只是我們有時候會用「不適當的方法」來逃離自卑、追求卓越感。
指的是對自己心情、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這個黑暗兵法 就是利用人們避卑求卓的心理動力製造一種競爭,
讓你想透過「追到對方」、「對方選擇我」、「幹掉競爭者」 獲得一種「贏過別人」的勝利感。
列舉一個刻意的製造競爭例子:
C男對A女有好感,提出餐廳邀約
條件不錯的A女喜歡追求者們「眾星拱月」的感覺
於是A女找了B女一同赴約
在用餐聊天時A女「自然地」詢問B女:
「之前某某學長是不是在追我啊?他送了一個Tiffany項鍊給我耶」
大家有看出其中端倪了嗎?
A女看似在跟B女聊天, 但其實是在「告訴」C男一個訊息:
「我是很搶手的,而且別人追得很勤!」
這讓C男有種不想輸、要贏過學長的競爭意識
進而增加追求A女的火力,「Tiffany算什麼,我下次送Cartier!」
C男透過追到A女來證明自己比學長好,
然而我們常常忽略,
藉由「贏過其他競爭者而追到對方」這個方法來「避開自卑感、獲得卓越感」
就是一種「不適當的方法」。
因為這種競爭讓我們患得患失、心情受影響, 甚至原本的生活也逐漸脫軌,開始混亂。
避開自卑、追求卓越是自然的本能
但未必要靠「贏過其他競爭者、追到對方」來實踐。
較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從其他的行為或回饋中滿足卓越感
例如當志工、幫助別人、專注於個人興趣嗜好、精進於研究等
太依賴擊敗對手贏得美人(帥哥)歸以追求卓越感
容易讓我們心裡不踏實、焦慮, 因為你的價值,會取決於對方的回應。
「他今天竟然是跟學妹約會,煩死了!」
「我是不是應該趕快告白,因為她說另一個傢伙上週約她看電影」
「她晚上是跟我聊電話,沒有理那個學長,超爽der~」
前兩個例子, 我們會這麼不爽、焦慮、擔心,
是因為你覺得在這場競爭中居於下風,好像會「輸」,引發了自卑感受。
第三個例子, 我們會很嗨、跟中樂透一樣開心,
是因為你覺得在追求競爭中贏過其他人,引發了卓越感受。
你有沒有發現,你開始被對方牽著走?
可是瑞凡,我們的心情與價值,為什麼非得靠對方來決定?
更糟糕的是, 有時候中了黑暗兵法的你, 會沈迷在勝利感的追逐之中,
即使追到了,但對方在你眼中可能只是個「優勝獎盃」
並可能在感情稍微不順遂,或熱情消退後 讓你會想再去「參加另一場競賽」。
我不得不說,競爭氣氛這招黑暗兵法很強大
當人們(尤其是某些單身者)還處於摸索、建立自信的過程時
會很「享受」對方刻意帶給我們的卓越感。
而忽略了其實對方也可能會刺激你的自卑感受。
例如對方故意偶爾選擇別人、表達對別人的欣賞好感,
其實是會激起你的自卑感
(當對方如此時,你通常是會更努力追求,以贏得對方的青睞 => 帶來卓越感,形成負向循環)
你或許想問,聽說「製造競爭」這招對條件好的人有效,
難道她們很沒自信,需要靠別人得到卓越感嗎?
首先,條件好與有自信未必是等號。
有沒有可能,一個外表出眾的人,其實沒有自信?
她或許覺得除去外表,自己還有什麼?
他或許擔心別人靠近他,只是因為年輕外貌
( Will you still love when I’m no longer young and beautiful?)
另一個角度來看, 有些條件好的人習慣被過度「寵愛」或者「溺愛」
成長過程、生活周遭不乏對他們付出、進貢的人 讓他們容易得到想要的,而很少「輸給別人」。
「總是得到想要的」、「總是勝利」建構了他們的卓越感,
當對方營造競爭氣氛時, 他們會覺得「我就是要得到我要的」,反而更想「贏」。
所以當我們自身條件好、總是一帆風順時, 也可能會陷入這種競爭的黑暗兵法。
我想大家另一個疑問, 就是「難道不會因為競爭氣氛出現,反而讓人打退堂鼓嗎?」
這是會的!
當我們主觀預期「不可能勝過其他競爭者」、「輸定了」的時候
過於強烈的自卑感受會湧出, 為了不讓這種討厭的感覺更強烈, 有些人會傾向直接放棄。
這也是為什麼正妹帥哥反而「沒人追」的一種解釋。
因為想追的人為避免失敗以及隨之而來的自卑感,而選擇不主動。
最後從我的諮商、諮詢經驗中我有一個假設 (尚未經由研究驗證,目前僅為經驗整理)
那就是黑暗兵法,對於偏向「焦慮型」的人更有效。
「焦慮型」也就是我之前文章提過的「抓人鬼」
這類朋友對於關係中的線索比較敏感, 而且會容易擔心關係變動、對方離開
所以當競爭對手出現時,他們會更想「抓住」追求對象
「逃避型」則是之前文章提的「躲藏者」
他們在關係出狀況時,比較偏向獨自處理自己心情, 或是寧可放棄也不想讓情緒惡化。
當競爭者出現時,有可能讓他們覺得「算了,好煩,我自己走吧」
因為他們會預期持續下去,自己的自卑感受會愈來愈強 所以乾脆設下停損點,認賠殺出。
這次先聊到這邊,下次我們再來談談暗黑兵法第二招:欲擒故縱(不固定增強)
備註:第一張圖片來自 http://www.inboundjournals.com/5-pillars-of-social-media-strategy/
第二張圖片來自 http://www.tzpaper.com/zh-CN/displaynews001.html?newsID=100064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