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進來一位同事,整個是我的菜,該追嗎?」
「有位大學才畢業沒多久的妹妹,昨天來我的部門報到,能碰嗎?」
「一起合作的案子剛結束,能用這個當藉口約同事嗎?」
多數人出社會後,能接觸潛在對象的機率開始大幅下降。若本身生活較為封閉(也就是宅),認識新對象的實體管道扣掉親友介紹或婚友社,大概就是將目光看向職場之中。尤其二月過完年的轉職潮帶來新同事,以及六月後伴隨著大量新鮮人(a.k.a. 青春肉體)的畢業潮,加上在同一公司甚至同單位的地利之便,總讓不少人蠢蠢欲動,卻又在「可惡,想衝」的同時顧慮辦公室戀情的危險性。這篇文章,將分析若對新同事下手,你應該運用哪些優勢提高成功機率。另外,你也得認清走這條路的潛在風險,並學到破解方法,才能無痛挑戰脫單!
運用優勢一:工作經驗
既然你比新人資深,那工作經驗自然是最明顯的優勢。這也告訴你,平常工作別抱著能混就好的心態,反而要將各種眉角記錄下來,若與新同事在公務上有交集時,可以展現出你的能力。而且也別把經驗值都點在「專業職能」上,包含表達能力、團隊合作、創新、資訊科技應用等「共通職能」其實更重要。畢竟新人通常不會立即接太專精的工作內容,泛用性廣的共通職能反而更能派上用場,也讓你有表現機會。
運用優勢二:社會歷練
比別人年長個幾歲,並不會直接讓你具有優勢,關鍵在你進社會的這幾年,有沒有認真充實自己與生活。所謂歷練,也就是從經驗中累積處理「人」(應對進退、幽默互動),解決「事」(規劃分析、彈性因應)的能力。在這篇文章就提到,要拉近與同事的距離,不能一直停留在公事上,而需要轉移到私領域。聊到各自的生活故事,你才有更多展現社會歷練的機會。例如你喜歡音樂、自學過吉他、練成第一首曲子或參與公益演出的故事。講白點,社會歷練來自你的生活是否夠豐富,提升自己才是脫單的根本之道。如果除了上班就是宅在家中,玩心未收的小妹妹覺得太無聊,見聞廣泛的輕熟女嫌沒品味,那你還能吸引誰呢?
(你這幾年的歷練與生活,就是在互動中吸引對方的強大武器)
運用優勢三:口碑傳播
當你要買一款新的3C產品,是不是會上網找心得、評論?新同事剛進入公司、尚未與你建立連結,旁人的評論耳語必然會影響她對你的印象。因此,平常與同事互動、打好關係是職場之必要,透過累積你的人脈與名聲,讓同事自然幫你宣傳,達到社交認證的效果。然而,你不需要當個工具人,整天犧牲奉獻還看對方臉色,搞得自己的工作七零八落。事實上,沒有界線與原則的濫好人未必會得到好的名聲。
運用優勢四:近水樓台
社會心理學所謂的「曝光效應」,指的是我們對別人的好感,會隨著接觸次數、時間增加,而跟著提升。但別以為整天找機會出現在新同事面前,就會有效果!因為曝光效應有一個關鍵前提:她對你的印象是正向的。若一開始你的外在形象、互動方式能留下好印象,同職場的頻繁接觸才能為你帶來優勢。
看完以上四點,也別以為把新同事這麼容易。這些優勢除了平常就要累積外,你還要小心辦公室戀情的兩大風險。
潛在風險一:流言蜚語
人是愛講八卦的生物,尤其當工作煩悶或壓力大,更是滋長各種話題的絕佳環境。當你接近新同事卻又不希望受傳聞影響,別幻想「瞞天過海」這種不切實際的策略,要知道大家處於同一空間,多少會看到或聽見你們的互動。因此,與其防止八卦出現,你該做的是不讓傳言產生傷害:治標方面,千萬別因為把妹而出現工作出包、delay、大小眼之類,影響到其他人的行為。治本則是你平常就要建立好名聲,不要看到有新同事就亂出手,名聲在小團體中臭掉,要扭轉可就困難了!當然,即使平常在辦公室擁有好人緣,這種事情還請低調再低調,別小看了人的嫉妒心理啊!
(你該不會真的以為,茶水間只是喝茶用的吧?)
潛在風險二:被當怪咖
依照目前的性騷擾防治相關法條,引發對方不舒服的過度追求,是可能被申訴或報警處理的。過度追求並非「人帥真好,人醜性騷擾」這麼簡單,而是包括監控、跟蹤、每天在公司樓下等她、帶有性意味的言語或肢體行為。等等,最後一項不是常聽到的調情技巧嗎?為什麼有風險?所謂調情,是建立在你情我願的曖昧之中,如果你們根本聊不起來,只是你單方面的主動,那可不叫調情。在職場把妹,循序漸進、勿給壓力、見壞就收(對方沒給你好的回應,就先拉開距離),是務必要有的思維!
(PUA的某些招用在辦公室戀情非常危險,慎之、慎之!)
總結來說,職場中的新同事,是你可以開闢的戰場目標,還是再次提醒,平常就要建立優勢,且進攻時記得降低潛在風險,才能避免人財兩失啊!
想持續提高約會勝率、透過互動吸引對方,歡迎來看線上課程!